1.全球各國戰略回歸制造業,實際上是回歸制造業服務化
從德國工業4.0,日本工業復興計劃、美國推出ESS項目,歐盟先后出臺FP5-FP7計劃,芬蘭提出“創新服務”計劃,英國成立“復雜產品系統創新中心”,全球的制造業都在想怎么樣重振制造業,都在布局制造業服務化。
2.“制造業服務化”將重新定義制造業經濟增長模型
中國產業結構正出現新變化,2013年,第三產業的增速高于二產增速;第三產業GDP占比(46%)也首次超過二產占比(44%)。中國目前產業結構與發達國家高速工業化時期的產業結構相仿。
剛剛過去的G20峰會,智能制造和服務化是主題和熱點。有理由相信智能服務是繼互聯網、移動互聯網、”狹義的智能制造“之后的下一個企業創新陣地。
3.新技術演進將為消費者賦能,實現了互聯網+的個性體驗自由
云移大物、社交商務等新技術演進為消費者賦能,企業所服務的客戶變得更加“智慧”,擁有更大的話語權和主導權,信息的泛在化使得消費者更服務體驗的實時性。
客戶在購買決策時,比以往會更希望快速了解到有什么樣的產品和服務、客戶可以選擇何時采購、何地收貨、實時結算以及服務協同化和在線化。
4.產業創新動力:從規模經濟向范圍經濟轉變,企業創新將由封閉到開放
第一次、第二次產業革命主要驅動力來自于規模經濟,信息技術的廣泛普及和深度應用帶來了個性化定制、服務型制造、全生命周期管理,共享經濟新模式,這些都是范圍經濟的表現。
第三次工作革命驅動力在規模經濟繼續發揮作用的同時,范圍經濟在發揮更大的作用。
規模經濟與范圍經濟來源本質不同在于,范圍經濟主要來自于企業資產的通用性,而在企業資產中,只有那些信息資產、知識資產,專利、技術、品牌、渠道、客戶資源等無形資產具有通用性特征,這是構成企業競爭新優勢的重要來源。
5.軟件定義制造業是全球大勢,ICT技術是服務化轉型的使能工具,智能服務將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地位
2014年,歐盟發布了《充分發揮ICT潛能:賦予歐洲更多能力》報告,日本公布了《智能日本ICT戰略》,2015年,德國發布《智能服務世界未來項目實施建議》,今年7月國辦又更新了《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》。全球共識,企業共踐行。